2014年12月,沙运芳老师被评为河源市第二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016年5月,沙运芳老师被评为广东省第三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2017年3月16日,广东省沙运芳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在龙川县第一中学初中部举行揭牌仪式。2021年5月,沙运芳老师再次被遴选为(2021—2023年)广东省新一轮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重组团队再启新一轮建设新征程,目前成员团队6人,入室学员10人,网络学员200余人。
工作室以“共建、共享、共进”为核心理念,以“建平台、搭梯子、促成长、广辐射、共发展”为工作宗旨,以打造一批“师德好、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领军班主任,实现教师的整体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在上级领导与专家团队的关心指导下,扎根山区教育,关注当下,以“1+2+10+N”组合的操作模式(1位主持人,2位助手,10位入室学员, N位网络学员),把10个小组团队作为实操点为他们搭建平台,通过以点带面,多形式,多层次,多活动,助推成员、学员成长,讲质量,落实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各自特色,进而辐射带动开展各项活动。
一、基本情况:科研并重,美美本色
工作室目前挂着三个牌匾[广东省新一轮(2021—2023年)沙运芳名班主任工作室、河源市中小学沙运芳名班主任工作室、河源市女职工创新工作室主持人],不同的成员,相同的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成员来自五县二区不同层次的学校,但有着共同的愿景:凝聚教育智慧,打造成长共同体。工作室将继续以“建平台、搭梯子、促成长、广辐射、共发展”为工作宗旨,通过开展系列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专家引领、集中研讨、课题研究、教育实践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活动,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以及名班主任的自我提升。
二、建设概述:多措并举,各美其美
工作室 “梯队构建”由三类班主任构成:一是核心班主任即成员团队,含理论导师、顾问、教研员及助手;二是特色化班主任即学员团队,含入室学员、网络学员、市培养对象;三是合格化班主任即区域内班主任,含工作室帮扶老师。工作室以“1+2+10+N”操作模式构建“435”班主任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了一套管理培育机制,汇聚工作室“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事文化”,从导师层、成员层、学员层三个层面整体推进,积极开展交流、学习、科研、竞赛、培训五大平台建设,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外引内修”来提升成员学员的专业素养。
三、特色打造:一人一特,各美其美
一室一品牌,一人一特色。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打造工作室品牌。结合学校的至善文化,以传承与推进客家“善”文化为特色,从崇善的传统文化、至善的客家文化、求善的校园文化去寻找善的源泉,追求1个目标,即成人、成长、成就,以主题班会孕善育善、活动实践行善积善、课题研究研善促善、辐射引领撒善播善等方式引领教师融构“善”文化,融育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知善、明善、向善、求善、行善”的同时,带领老师们一起成长,最终成就幸福人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育人方式,工作室要做的就是人文上的关怀、行动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接纳,去欣赏每一次老师的美,如吴开洪老师的情怀培育之美、杨清清老师的家校共育之美、陈彩霞老师的全“心”涵育之美、巫月娥老师的劳动美育之美等,工作室终极目标是融合不同的“美”,实现理想中的“成长美”。
四、示范引领:美美与共,共促成长
工作室充分发挥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因河源市地处粤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每个工作室经费有限,为了让资源最大化,工作室积极采取联盟方式创建发展共同体,多次组织与其他省、市、县名班主任工作室开展“联盟展示”活动,做到资源共享、交流共进;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组织名班主任工作室参加以“疫情中坚守教育初心,防控中担当共育使命”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微课和家校共育微课录播,在“河源教育发布”“龙川发布”“沙运芳名班主任工作室” 等微信公众号推广,普及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信仰教育)、法治(规则)教育、责任担当教育、感恩教育、自律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疫情防控知识;先后多次组织工作室老师到东源县、紫金县、和平县、江东新区、通衢镇、回龙、登云、铁场、黎咀、上坪、鹤市、龙母等地方送教下乡,足迹遍布五县两区,受益学生达5000余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相信工作室在主持人沙运芳老师的带领下,将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充分发挥自身的辐射引领作用,带领更多的班主任走上专业发展之路,踔厉奋发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