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怡”锻铸造工坊以2022年12月1日,省教育厅下文正式批准入选湖南省职业教育“楚怡”铸锻造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单位。工坊依托技能大赛、技术服务、专业管理为主导,建设了一支“多面手”的师资团队,培养了一批集教学能手、企业高手、管理助手于一身的专业教师。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培养一批教学能手 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原则,大力支持工作室成员参加技能大赛。有效提高了教师技能教学水平,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教学高手。 (二)以技术服务为平台,培养一批企业高手 工坊依托“楚怡”铸锻造文化传承基地,将与嘉禾精工锻铸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研发中心”、“科研技术服务部”,帮助企业解决加工技术问题。 (三)培养高水平教师团队,发挥工坊引领示范作用 坚持工坊教师到企业实践、短期培训和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指导技能大赛,开展产教融合,提升教师团队水平。 1、制定培养方案,建立成长手册。制定教师培养方案,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编制教师成长手册,规范工坊的管理与监督,以技能大赛、技术服务、项目管理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聘请行业、企业资深专家担任工坊顾问,促进学员专业实践能力发展,为工坊提供行业、企业资源。通过聘请专家来校开展讲座,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工坊成员下企业实践,了解行业动态,学习企业技术。 3、通过理论、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等措施,发挥工坊专家型主持人示范作用,建设了一支“多面手”的高素质师资团队,培养了一批教学能手、企业高手、管理助手,工坊教师团队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四)提高团队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工坊团队计划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20人次,其中国家级二等奖3人、三等奖8人。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深受企业等用人单位欢迎。 (五)提升工坊教科研成果,专业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 通过工坊建设,深化了全市智能制造类专业教育改革,提升全市智能制造类专业教师水平,推动了专业教育观念更新,进行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团队建设,全面整合了校内外专业教育资源,积极营造了工坊的良好氛围,为全市职业教育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