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耕耘教育园地,努力打造名师摇篮
广东省丘红慧名教师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本工作室成立以来,根据广东省有关主管部门文件精神,以新课程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引,开展了学习培训、专题讲座、跟岗实践、自主研修、问题诊断、课题研究、送课下乡、网络研修等一系列活动,努力把工作室建设成“教育的园地,名师的摇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建章立制,高效运作
丘红慧工作室成立后,根据广东省教育厅提出的“让骨干教师成名,名教师更出名”的工作室双重目标,制订了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制度等项制度和工作计划,确定了“教育的园地,名师的摇篮”的工作室定位,明确了“谨学、笃教、求实、创新”的工作室精神,制定了“培育名师,服务教学”的工作室宗旨。
本工作室成立十一年来,在广东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肇庆市、怀集县教育局及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我们通过抓好工作室成员学习提高、承办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班、组织参观学习、开设专家讲座、组织工作室成员和教师培训班学员开展跟岗听课、评课、议课、辩课、课题研究、教学示范、实践实验、送课下乡等活动,出色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有效提升了工作室成员和参加教师学习培训入室骨干教师学员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在当地教育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服务教学,培育名师
本工作室成立以来,努力服务教学,培育骨干教师,发挥了“名师的摇篮”的作用,实现了“让骨干教师成名,名师更出名”的“双名”办室目标。
1. 发挥工作室团队的示范引领功能
本工作室主持人丘红慧,是怀集县小学唯一正高级教师、肇庆市基础教育名教师,成员为当地10名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他们既是工作室成员,又是工作室首先培养的对象。本工作室组织他们参观学习,开设专家讲座,开展上公开课、听课、评课、议课、辩课、课题研究、教学示范、实践实验、个人研修等活动,促进他们率先发展,快速成长。近年来,这个团队先后获全国、广东省、肇庆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16人次,获肇庆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者15人次,发挥了强有力的示范引领作用。
图片
丘红慧为广东省骨干教师上示范课
2. 发挥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作用
本工作室成立以来,以“让骨干教师成名,名师更出名”为工作目标,一直致力于培育各级骨干教师。2010—2020年,本工作室每年承办一期省级骨干教师跟岗学习班,持续承办了11期,共对126名由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安排的省级骨干教师及由当地教育部门安排的300多名县校青年骨干教师办班进行培训。每期集中学习培训15天,集中学习培训后,对骨干教师学员实施跟踪指导。学习培训以开设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公开课,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与培训,让学员打开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研修水平。与此同时,本工作室开通博客、网站、公众号,利用远程跟踪、电子邮箱、微信群、QQ等形式了解学员学习实践情况,对骨干教师进行网络指导,又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了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
图片
丘红慧工作室跟岗学习研修班结业
3.发挥名优教师群体效应
本工作室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教研平台,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送教下乡、现场指导、成果交流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学展示活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本学科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本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升,努力发挥工作室服务教学的作用,形成名优教师群体效应。2010年以来,本工作室吸收了所在地怀集县骨干教师30多人参加学习,到桥头镇中心小学、梁村镇中心小学、下帅乡民族学校、闸岗镇中心学校、汶朗镇中心学校、甘洒镇中心小学等山区小学开展下乡支教和教研活动,上了16节公开课、示范课,听讲座、听课的教师达800多人次,对加强校际交流、推进当地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总结会上,怀集县教育工委副书记莫世景说:“这次省级培训跟岗学习培训班,对于我县实现教研主题专题化、教研内容系列化、教研形式多样化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三、依托科研,引领发展
开展课题研究,是本工作室确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十一年来,本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学员们走“科研兴教,名师强校”之路,引领山区教育事业发展。
为提高山区教师的综合素质,自2010年建室以来,本工作室共组织开展了18项课题研究,其中主持人丘红慧直接主持承担了“小学语文教学课件制作与应用效益研究”“小学STS课程探索与创新”“小学情感作文教学探索”“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山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融合教学研究与实践”等6个全国性课题子课题、广东省课题研究,工作室集体和省级骨干教师学员分别开展了“山区小学语文教师领导力与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山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等43个广东省及市、县级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只有一个地球》《海底世界》《鸟类百科》《昆虫探秘》《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大自然的启示》《桂林山水》等9个课件获全国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多个作品曾在全国CAI软件教学展示会上示范演示。课题研究中发表50多篇论文,其中2015年论文《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效益研究》获全国基础教育质量论坛优质成果开发一等奖,论文《新时期有效促进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研究》获全国论文评审一等奖,2016年论文《怎样有效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获全国教育论文评审一等奖,2017年论文《“阅读教学—生活实践—作文练习”同步训练研究》获全国论文评审一等奖和全国“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实验校本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18年论文《小学生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获广东省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
图片
怀集县主要领导视察丘红慧工作室
今后,工作室将继续围绕“培育名师,服务教学”的宗旨,不断总结经验,为省、市、县培育骨干教师队伍、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团队骨干名录】
罗 华 怀集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广东省小学特级教师,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浅谈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等5篇论文发表在《广东教学报》等报刊。被评为肇庆市优秀教师、怀集县优秀教师。
陈保华 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附属石龙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肇庆市学科带头人。论文《书声朗朗读出课堂最美旋律——谈小学低年级课堂朗读指导策略》发表在2019年5月《科研》,《小学生自主管理策略探究》发表在2019年4月《科学导报》。主持完成肇庆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低年级朗读有效性策略研究”。
莫结结 怀集县实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肇庆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论文《小学情趣化作文教学策略》获全国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获怀集县论文评选一等奖。主持完成中管院课题子课题“打造魅力班会课策略研究”,成果获一等奖。2018年3月获怀集县青年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2018年4月获肇庆市青年语文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2019年4月课例《花钟》获全国优质课评选活动一等奖。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肇庆市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莫锦娟 怀集县实验小学副校长,肇庆市学科带头人。2016年4月获肇庆市第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2018年5月获肇庆市“读廉洁图书·扬清风正气”诗文朗诵大赛一等奖,获2019年肇庆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质课“教案+课件”评比活动一等奖。被评为肇庆市先进德育工作者,怀集县优秀教师、“十佳”少先队辅导员。
曾瑰英 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附属石龙小学副校长,怀集县骨干教师。论文《试论小学各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获广东省一等奖,《浅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获肇庆市一等奖。参与完成肇庆市课题“小学低年级朗读有效性策略研究”。被评为肇庆市优秀教师,怀集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
植忠伟 怀集县诗洞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党支部书记,高级教师。论文《浅谈国学经典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发表在《广东教学报》。主持完成肇庆市课题“国学经典渗透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研究”“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单元内容整合教学策略与模式研究”。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肇庆市“身边好人”、优秀班主任,怀集县道德模范、优秀教师。
杨素环 广宁红军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肇庆市名教师,广宁县拔尖人才。论文《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等发表在《教育》《小作家报?教研博览》。完成肇庆市课题“巧用流动日记,激发习作兴趣”。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肇庆市优秀教师、广宁县优秀教师。
张海伟 广宁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广东省小语会理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等4篇论文发表在《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等期刊。主持完成肇庆市课题“国学经典渗透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的研究”“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单元内容整合教学策略与模式研究”。教学案例《猴王出世》获肇庆市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被评为广宁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黄紫琦 广宁县七小语文教师,高级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探讨》《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发表在《教育科学》《教育》《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主持完成肇庆市课题“广宁县小学语文优化拼音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被评为广宁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
容达高 怀集县凤岗镇中心小学德育副主任,广东省骨干教师。《谈第三学段语文教学中的积累与运用》等两篇论文被《肇庆教育》选登。参与完成广东省小课题“利用日记为载体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行动研究”,参与完成怀集县级课题“农村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获怀集县科技进步二等奖。指导陈可怡《特殊的春节》等3篇学生作品被《肇庆教育》选登。
梁胜波 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附属石龙小学副校长,肇庆市名教师,怀集县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论文《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的研究》获第四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二等奖,《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集体精神的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研究》等两篇获广东省二等奖,《影响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原因与对策》等论文获肇庆市特等奖、一等奖。4次获肇庆市小学生运动会优秀教练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