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工匠”,您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控制误差不超毫厘的机械制造师,而在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也有一个“双师型工匠”,那么我们下面要介绍的这位工匠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听记者春林发来的报道:
【各位听众我是记者春林,今天是9月10号教师节,我来到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的专业实训室,在一排排显示器前记者见到了市职教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带头人张泽民。他正在忙碌着和学生们研究一个企业的策划方案。
张泽民对记者说,前段时间我们工作室跟德宏广告关于京东线下体验店工作已经做了一个初步的策划,学生关阅然是负责人,由高二高三带一两名高一的新学生已经跟了一段时间,策划部对这个方案已经基本上有所了解了。
听到这里您一定以为是哪家公司在开业务策划会,其实这只是市职教中心计算机专业张泽民老师的一堂计算机课。张老师的课总是与众不同花样翻新。
张泽民(我们同时还引进了企业的一些相应的这种实战性的项目,利用这些实战的项目,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去感受企业的设计过程中,它的一些要求和它的一些标准还有流程,这样呢学生可以简化以后到工作岗位上这样的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特点,也是我提出职业教育这样应该走的一条路)
2016年张泽民成立了FN创客中心,将“创客、创新、创业”这“三创”理念引入了校园。FN工作室起初的初衷就是能够提升学生的职场素养,蜂巢精神就是这样一个核心,利用蜂巢精神能便于学生提高技能,便于在工作岗位上有更好的这样一个发展和提升。
(张泽民:我们FN工作室提出了蜂巢精神,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到我们这来,起点不一样,为了能够突出他的特点,我们会按照像蜜蜂一样培养他们,可以培养他成工蜂、蜂王,如果他有领导能力,我们就培养他成为蜂王,如果他动手能力强我们就培养他成为一个工蜂)
为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张老师成立了不同小组,让学生在各自小组里创作、交流和共享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打破课堂上知识固化和束缚,借助社会企业真实项目和学校的先进实训设备,将自己的设计成果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作品。
学生关阅然:(我们认为张老师的课非常的有意思,讲得也非常的好,例如我们可以多参加一些学校的活动,像现在这样的活动,然后还有一些比如说竞赛集训,集训是有一些专业的老师来对我们进行培训,让我们做一些例子,比如说我们平面,我们会做一些广告,然后在外面也会承接一些东西,后来做一些实体的东西,平时讲课的时候会穿插一些小故事,然后我们也会跟着小故事,一起笑着,幽默什么的,私下对我们会非常好,平时会给我们买些小礼物,或者说做得好会有奖励)
2013年市职教中心启动了国家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由于工作突出,张泽民担当起了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负责人,他带领专业团队,抢抓机遇,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样式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使教学水平和质量梯度攀升,专业特色和内涵效果多维显现。2014年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老师称号;2018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即”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行列,成为我省唯一一名拥有该称号的中学老师。对于这些荣誉,张泽民很坦然的说,这些成绩的获得让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需要用爱心浇灌、用激情点燃、用智慧照亮的事业,更是一份责任,一份寄托着学生和家长期望的责任,我将会用不懈的努力去发行这一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