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业务基础,提升专业素养
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陆丽萍工作室以“研修的平台、成长的阶梯”为工作室宗旨,充分发挥示范帮带、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市、区、校优秀班主任群体共同成长,逐步培养出一批师德崇高、人文素养扎实、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具备前瞻性研究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智慧型班主任,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需要的班主任队伍、构筑上海市班主任队伍的人才高地添砖加瓦。
一、明确发展目标,建学习共同体
坚持一个方向——班主任专业发展。
明确两个目标——夯实业务基础,提升专业素养。
运作三种模式——项目驱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
提高四种能力——学习力、反思力、研究力、创造力。
凸显五大功能——班主任进修充电的学堂、班主任资源共享的场所、 班主任课题研究的园地、 班主任智慧交流的沙龙、 班主任经验辐射的会所。
总之,努力建设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优秀班主任的聚集地、个性化班主任诞生的孵化地。
二、研学训行模式,激发专业成长
紧紧围绕班主任业务基础和专业素养开展各项活动,以班主任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中的能力培养为抓手,以主题研训为主要形式,集中合作研修和日常分散自主研习相结合,努力建设一个“专家引领、项目驱动、同伴互助、以研促训”的学习共同体。
1.班主任工作室运作模式
①学习共同体研训模式,协同发展。提倡学员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实现情感沟通、信息共用、经验交流、智慧分享。大家一起不断学习,以优化知识结构,改善思维品质;大家一起深入思考,以发现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家一起潜心研究,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大家一起开拓创新,以探究教育的新领域,创造教育的新境界。
②专业化实践研训模式,科学赋能。工作室研训紧紧围绕班主任实践工作展开,以期班主任在专业化实践中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了解德育基本规律和方法,掌握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并勇于改革创新。
2.班主任工作室实践机制
①主题化课程化活动制,规范有序。推行主题化课程化活动制,定课时、定内容、定形式。每次研训和每个学习阶段都有明确的主题,且呈序列化。主题的确定既力求达到转变观念、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引领班主任前进的目的,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作室项目研究的开展。
②过程性阶段性评价制,客观全面。日常重视将各类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并建立学员专业成长档案袋,为学员个人成长和工作室发展评价提供依据。工作室每学期定期召开三次质量推进会议暨过程性阶段性评价会议,以专业化研训的成果为评价内容,对专业化研训的过程进行评价。
3.班主任工作室策略研究
按照适切性、投缘度和获得感的要求,围绕重点项目构建以理论研究、问题研讨、科研实践、交流辐射等四大模块为主的培训内容设置。
模块一:理论研究
①专家引领,提升境界。亲近名师,学其所长:聘请知名德育专家担任工作室导师,且为每位学员聘请一位专家点对点指导。名家对话和高端引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和主题报告。
②专业悦读,丰富思想。认真研究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共同研读德育专著,集体订阅教育类书报杂志,学习教育改革和班主任工作的前沿理论。
③专题写作,记录成长。重视撰写读书心得、成长报告、工作反思等,注重自身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每研训后,完成工作室手册,撰写学习体会,注意积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模块二:问题研讨
①专题论坛,自主探究。定期举行专题论坛,着眼于破解难题,调动学员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展示学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
②网络研讨,便捷高效。利用网络进行微论坛等在线研讨,即时交流解决问题和困惑,同伴相互支招,有效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力量。
③主题沙龙,碰撞交流。以学术沙龙形式,集思广益,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灵感,以期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交流与合作。
模块三:科研实践
①项目驱动,助推成长。以项目研究为抓手,注重项目的研究过程,研究文献查阅与综述、研究行动实施、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报告撰写等基本方法,将日常德育活动、实践工作与项目研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②案例撰写,践行理念。鼓励学员从事叙事研究,积极撰写德育案例,在反思中促使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优秀成果推荐至杂志发表。
模块四:交流辐射
①交流展示,智慧分享。定期进行阶段性专题展示,结合创新实践,学员分享成长轨迹、工作经验和教育理念。每位学员立足于重点项目,公开开设一堂主题班会,有内涵、有质效地践行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理论和方法。
②访学考察,学习借鉴。组织市内外参观考察,观摩学习和借鉴其他区域特色学校、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鲜活经验。以学员所在区县学校为单位,开展以观摩、交流、研讨、评析、论坛等形式的巡访活动。以论坛、讲座、上课等形式,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和市区校各工作室间的交流互访活动。
③网络平台,展示辐射。工作室微信公众号作为网络辐射的平台,一方面共享经验体会、读书心得、教育案例、德育论文及学员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另一方面将工作室活动及时向外示范辐射,积累大量班主任实训材料,建立教育资源库。
三、聚焦重点项目,引领生涯发展
1.聚焦问题,需求导向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落实和高考新政落地,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生涯规划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工作室以项目研究“基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生涯发展主题教育设计与实施”为驱动,研究如何真正发挥综评的评价、引导和激励作用,对学生进行生涯发展规划指导,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佳的职业选择和生涯发展。
2.顶层设计,落细落实
深入探索如何从综合素质评价的角度思考学生生涯发展工作的开展,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指导,以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等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统整学校生涯发展教育资源,开展序列化主题教育研究。
3.统整构画,序列推进
主要以上海市综合素质评价四项指标为内容,重点研究如何架构生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同时以生涯发展的视角推进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和实施,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生涯发展教育的实效性。
四、总结研究成绩,努力进取拓展
1.多向交流,辐射引领
积极联动市、区、校三级工作室、培训班或基地(大同中学班主任工作室、松江一中班主任工作室、西南位育班主任工作室、黄浦区卢湾学区班主任联合工作室、嘉定区高中班主任工作坊、黄浦区德育学科带头人研修组和德育骨干研修组、上师大优秀班主任培育工程、上师大高端教育实践基地班、上海市郊区县优秀班主任培训班及上海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高中德育基地等),共同研究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共计带教了百余位青年教师,完成了几十场交流互访、参观考察、专题讲座等展示辐射活动。
2.研究探索,成绩斐然
两年中,工作室成员个人及集体出版、发表、汇编成果共计30余项,研修成果《预见 遇见——基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学生生涯发展主题教育设计与实施》一书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3.磨砺反思,风格渐成
两年中,工作室成员迅速成长,在市、区、校各类评比、比赛中屡屡获奖,研修期间共计获得区级以上奖励43项,有的已经在区域范围内崭露头角,如获得市优秀班主任、区“十佳”班主任等,其中有的升任学校德育副主任,有的晋升为高级教师。
4.运作模式,可资借鉴
工作室在研学训行中建立了一套富有成效的工作室培育提升和管理运作机制;完善了一种可持续性强、开放度高的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形成了一些具有高中特点的可以复制的工作室建设经验。
【团队骨干名录】
张奚斌 上海市光明中学班主任、语文教师。获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三等奖。所带班级被评为黄浦区先进集体,上海市智力助残先进集体及“金爱心”集体提名奖。获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二等奖、黄浦区园丁奖等,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班主任。
刘思薇 华东师大三附中学生处副主任兼班主任、语文教师。参与编著《班主任舞步——初任班主任应知应会》。获金山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所带班级两次获评上海市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班主任、金山区“十佳”班主任。
王祖康 上海市六十中学生处副主任、历史教师。《全面涵盖:基于课标与学情的作业设计路径》《高中历史等级考复习教学初探》等发表在《静安教育探索》等期刊。主持完成上海市家庭教育课题“‘微时代’背景下家校联系策略研究”,主持完成上海市家庭教育课题“‘微时代’背景下家校联系策略研究”。获静安区班主任基本功二等奖。获上海市园丁奖等。
周丽娟 上海市嘉定区一中班主任、数学教师,高级教师,嘉定区学科带头人。教育案例《战役,从做最好的自己做起》编入嘉定区中小学《在战疫中成长》线上互动教学设计汇编。主持完成嘉定区课题“高中数学‘自主复习—合作交流—总结反馈’专题复习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获评“优秀”,并获嘉定区第九届教科研成果三等奖。所带班集体被评为上海市、嘉定区先进集体。被评为嘉定区“十佳”班主任、优秀班主任。
柴小倩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班主任、语文教师,虹口区人才梯队教学能手。被评为虹口区优秀班主任。
王剑婕 上海市复旦中学班主任、化学教师,长宁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获长宁区教育学会第十八届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长宁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评比二等奖,上海市化学说播课比赛一等奖,在中国教育学会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系列活动中展示示范课。所带班级被评为长宁区先进集体。被评为长宁区“金爱心”教师、“十佳”班主任。
尹秀华 上海市松江二中班主任、化学教师,高级教师,松江区德育名师。所带班级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班集体、松江区先进班集体。四次获上海市唐君远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君远奖,被评为松江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教师。
龚雯珺 上海市进才中学班主任,英语教师,高级教师。获上海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征文一等奖。获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黄浦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黄浦区“萌芽杯”教学比赛一等奖、青年教师教学评比大奖赛三等奖,获评上海市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所带班级被评为黄埔区优秀集体。被评为上海市“金爱心”教师。
刘 燕 上海市大同中学班主任,政治教师。《“向英雄学习,致敬最美逆行者”主题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等论文发表在《现代教学》。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评部级优课。多次获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君远奖,被评为上海市第十二届“金爱心”教师、黄浦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孙秋梅 上海市格致中学班主任、英语教师。参与完成上海市教育科学院课题“以新型家长会为载体、开展高中生涯辅导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获上海市作业设计大赛英语学科二等奖、黄浦区英语作业设计大赛一等奖,黄浦区第五届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第六届班主任技能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