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以来,工作室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秉持“精医重教、研训并举、辐射引领、共育英才”的理念,在团队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已成为区域内有显著影响力的教师发展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一、 团队建设卓有成效,培育骨干精英力量
工作室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传、帮、带”作用,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师成长体系。通过“青蓝工程”结对、跟岗实践、临床研修等方式,着力提升成员的双师素质。截至目前,工作室已成功培养:市级教学名师及骨干教师8名;校级学科带头人 3名;成员获省级以上教学能力大赛、专业技能竞赛奖项6项;所有成员均成长为学校专业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
二、 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成果丰硕引领改革
工作室坚持以研促教、以教启研,围绕医学类专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开展攻关。
课程与资源开发: 主持/参与省级以上教研课题5项;编写出版国家规划教材、校本特色教材6部,参与开发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构建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教学模式创新: 成功探索并实践了“临床案例导引-仿真情境实训-真实岗位实践”的阶梯式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该模式已在区域内多所院校推广应用。
三、 示范辐射作用显著,赋能区域职教发展
工作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搭建交流平台,共享优质资源。
送教帮扶: 多次组织成员赴粤西地区中职学校开展送教下乡、专题讲座和教学诊断活动,有力推动了区域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社会服务: 依托专业优势,组织师生开展“爱耳日”、“全国爱眼日”等主题公益义诊与健康科普活动30多场;工作室多名成员是湛江市中小学健康教育专家组成员,定期到各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服务师生超8000 人次,深受社会好评,提升了学校和专业的社会美誉度。
四、 临床与教学互促共进,服务行业人才需求
主持人及其团队凭借深厚的临床背景,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岗位标准紧密接轨。工作室与湛江市等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实训项目,为部分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和教师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