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认证
地区河北省
学科化学
学段高中阶段教育
测评得分:暂无
(最新评测时间:暂无)
联系方式
网址:http://www.msgzsw.com
固话:010-56199959
邮箱:presscip@sina.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35号
  • 工作室成果简介

    甘做人梯促进发展, 造就英才振兴教育


    河北省教育厅、师教处、继续教育中心于2017年7月召开河北省百个名师工作室成立大会启动仪式,柳军法名师工作室随之诞生。工作室制订了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每位学员都结合自身情况,制订了学习计划和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了一年、三年后达到的目标。工作室成员形成了人人有目标,个个做表率,名师带团队,团队带团队的良好风气,教育科研引导、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科素养提升、区域水平提高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各级领导、各地同仁的好评。

     一、理论导航: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主持人及工作室成员按照主管部门河北省教育厅、师教处、继续培训中心和市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认真领会指示精神,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结合工作室规划与安排,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工作室担负着引导成员学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的任务,每年安排适当经费,购买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业务资料,要求每人每学期阅读1至3本有价值的书,并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书写相关的论文和个人随笔。

     组织工作室成员积极走出去,到上海、广东以及杭州、南京、成都、兰州等地,听取全国名师、专家、模范教师关于名师工作室建设、学科素养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新课标调整、教材整合等方面的经验报告,反思自己团队的工作及个人的教学。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崭新背景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高素质的教师群体,乃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名师,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尤其是名师的成长。通过名师培养工程、名师工作室建设和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训,为名师的培养和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教学名师工程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正面效应,对促进教育的发展尤其是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身为名师工作室成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一定要为实现其使命加倍努力。

     二、实践探究:教学研讨,促进课改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材因人因地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方式,才能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要求。教材整合,同课异构,知识编排,教学法应用,教材与课标、教材与考纲、教材与教辅关系的处理,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的实施等细节的处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工作室从细节抓起,先后组织了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新课标学习,同学校同仁、工作室成员一起研讨分析,整合教材,探索新课改的实施办法。

     到河北井陉中学调研、听课,进行市级工作室、省级工作室联合交流,调研城乡学校学生的差异,探索区域教学的方法。两次同唐山外国语学校同仁进行新旧版课标、教材的差异分析和课堂教学经验互动交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到邯郸涉县一中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分享,参加多校互动的教改研讨会,听取校长申金生介绍办学经验及多科教师高效课堂示范公开课,摸索高效课堂教学新思路。到协作学校宁晋中学听取校长王瑞中介绍以精细管理、五为教学、砺志教育为抓手,以敬业型、科研型、育人型队伍建设为保证,大力实施“五个转轨”战略,进行课堂教学诊断,研究不同情形下的课堂教学实效,实现高考成绩连年持续增长的办学经验。到邢台一中听取正高级教师孙茂勋介绍管理经验,听取高一年青教师的新授课教学,讨论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教学策略,同特级教师甄德胜一起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新举措。到邢台师范学院听取化学学院院长王秀玲介绍中学与大学相衔接的教学理念及在教师专业化方面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新型教师培养模式。

     强化常规教学探索教学新模式,进行学科生涯规划渗透教育。指导苏艳霞老师举行学校公开课。指导苏研老师进行学校学科渗透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荣获石家庄市青年教师优质课一等奖。

     南北交流,互相借鉴。听取、交流、点评了江苏、南京、成都列五中学等五位教师的公开课,分享他校师资队伍培养的经验,探索教材整合新办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到山东威海、广东揭阳进行高考指导讲座,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

     三、科研引路:课题研究,拓展视野

     工作室把教育科研列为重要议程,积极组织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工作室成立前主持人和成员在研课题,借助工作室集体智慧,做好继续研究、中期论证、结题等工作,使课题研究取得圆满成果。

     2018年,对河北省教育规划课题“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研究”、河北教师教育学会课题“积极心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中期论证。杨君丽2018年指导邯郸市课题“中学教具应用探究”结题,她本人也荣获2018年邯郸市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邯郸市科技创新优秀辅导员称号,2018年获感动邯郸十佳女教师称号。

     工作室鼓励和支持各位学员积极申报研究各级各类新课题,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拓展视野。台晓玲申报的河北省教育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职业生涯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于2018年6月召开了开题报告会。

     四、总结提升:探求模式,推广成果

     名师应该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育特质、教育思想,工作室成员积累各自经验,在课程改革中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探索。

     在石家庄市十五中,主持人柳军法、成员常旭,坚持探讨自学拓展或导学训练教学策略,结合学科教学及学校实践试行“1+5”(温+读、问、究、化、拓)教学模式,用“温故知新---回归教材、问题质疑、探究思考、互动深化、延展开拓”的思维进化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得到校长陈立发、陈永志和副校长裴春雪等领导的支持,将其融入石家庄市十五中的常规教学管理中,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成员学校邯郸涉县一中实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把预学、交流、展示、检测、反思或总结五环节,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中实施,真正做到针对性授课,教学目标明确,学情反馈及时,师生互动到位,通过高效的问题设置探究,适时检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工作室运转近两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参加省市级骨干、名师培训15人次,上研讨课50节,工作室成员被聘请作为专家点评课35节,外出讲座、讲学10次。工作室成员发表论文30篇,获奖论文35篇,编审各种刊物稿件28篇,优质课评比获奖11人次,指导教师获得骨干教师、名师、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12人次。近两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坐标转换加点分析解滴定》(《高中数理化》)、《一个燃料电池演示实验的创新设计》(《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下半月)、《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实践与研究》)、《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施研究》(《课程教育研究》)等。

     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柳军法名师工作室成员将进一步发扬“甘为人梯”的精神,更好地为名师成长架桥铺路,为造就更多优秀教师而努力。

    【工作室主要成果】

     一、论文发表

     张晓红、柳军法论文《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育实践与研究》发表。张晓红论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等4篇论文分别在《中国教育学刊》《课程教育研究》《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下半月)、《教育实践与研究》发表。

     二、课题研究

     1.主持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职业生涯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研究”、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新形势下积极心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中期论证。指导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教具应用探究”结题。

     2.张晓红主持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施研究”结题并获优秀等级,杨君丽主持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学校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通过中期验收,王晓红主持河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小微’实验研究”、河北省社会保障厅课题“基于粗糙集群决策的新标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

     三、竞赛获奖

     苏研《化学电源》获石家庄市生涯规划学科渗透优质课一等奖,杨君丽获邯郸市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王秀杰获秦皇岛市微课比赛一等奖、说课比赛一等奖,台晓玲获邢台市“高中校本和地方课程”优质课一等奖。

    【团队骨干名录】

      常  旭      石家庄市十五中化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持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化学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结题,并获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参与研究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一般课题“新形势下积极心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曾获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杨君丽      邯郸市涉县一中化学教师、教科研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河北省名师、骨干教师。2018年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2018年指导邯郸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教具应用探究”结题,主持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学校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通过中期验收。2017年撰写德育案例获邯郸市二等奖,2018年获邯郸市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获邯郸市科技创新优秀辅导员称号。被评为“感动邯郸”十佳女教师,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受到涉县政府嘉奖。

     张晓红      定州市二中化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学科名师、“三三三人才”(第三层次),保定市名师、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7年,论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一个燃料电池演示实验的创新设计》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发表,2018年,论文《核心素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施研究》在《课程教育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发表。2017年被评为定州市教书育人工作先进个人、师德标兵,2018年被评为定州市优秀妇女工作者、德育先进个人。

     王晓红      唐山外国语学校化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三三三人才”,唐山市名师。主持河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小微’实验研究”、河北省社会保障厅课题“基于粗糙集群决策的新标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被评为唐山市优秀班主任。

     台晓玲      邢台市一中化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邢台市第三届学科名师,河北省第四届学科名师。主持河北省教育规划课题“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曾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课堂实录一等奖。

     王秀杰      秦皇岛市抚宁一中化学教师、备课组长,中学高级教师,秦皇岛市高中化学学科名师,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示范导学课《酸碱中和滴定》获抚宁区优质课奖,获秦皇岛市微课比赛一等奖、说课比赛一等奖。

     孙吉林      正定中学化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石家庄市骨干教师、学科名师。曾获河北省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


关于我们 订阅办法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