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5月,青岛市王传艳名师工作室成立。两年来,在青岛市教育局、教科院和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领导的帮助下,工作室成员团结协作,积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实现了既定目标,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
一、制度目标引领,管理细致规范
工作室成立伊始,主持人就带领成员学习了教育局对工作室三年工作思路的意见,认真领会精神,制定了本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在主持人的指导下,成员认真开展自我剖析,充分认识自我,根据自身特点和期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人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为保证工作室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在全体成员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工作室制定了章程、各项管理制度。这样,有制度可依,有目标导向,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坚持阅读写作,提升内涵价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教师精神成长,需要丰富的阅读滋养;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育经典的引领。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对教师而言,读书是与名家相遇,体悟教育经验;是与同行对话,分享教育心得;是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工作室积极组织学习型书香团队培育,让成员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制订了详细的读书计划,每人每月至少读两本书,并及时反思,结合工作撰写读书心得、教育教学论文。通过读书写作,拓宽成员的视野,汲取他人的经验,提高教育理念,积淀文化底蕴,不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主持人定期向成员推荐阅读书目,领域宽泛,涉及教育理论类、教育心理类、教师专业成长类、人文类、综合类,提高了成员的综合素养。工作室每学期组织一至两次读书沙龙活动,大家一起交流读书体会,分享读书故事。
三、立足课堂阵地,研磨精品课例
工作室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组织成员精雕细琢,反复研磨,重构课堂,并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将 UMU、超星平台、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实现“实用、高效、智慧课堂”的工作目标。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同构、模拟课堂、名师展示课等多种形式,积聚合力,实现智慧碰撞,拓宽课程视野,努力打通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壁障,做到课程为工作生活服务。大家齐心协力,献计献策,反复打磨、研讨,有四位成员分别就不同课程、不同课题在青岛市范围内成功举行了名师展示课和城乡交流课。他们凭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功底,以问题为切入口,巧妙设置教学情境,恰当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学习与工作、生活紧密结合,以精彩的课堂展示,博得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在多次课例研讨打磨中,成员们积聚集体智慧,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彰显自己独特教学风格,课堂把控能力越来越强,教学水平越来越高。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信息化比赛、优质课比赛、“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等各类教学比赛,取得了骄人成绩,获得多项一等奖。
四、携手兄弟职校,结对帮扶成长
工作室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青岛高新职业学校、胶南珠山职业学校结成对子,对口帮扶。工作室每学期至少一次走进两所学校,实地考察实训车间,对实训车间管理、实训设备配备、实训项目开设及技能大赛组织与培训等提出合理的建议。与两所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机电专业骨干教师一起,对机电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项目选择、教学方法运用等进行深入研讨。此外,工作室还组织听评课、送课、专题讲座、工作室成员与帮扶学校教师同课异构等活动,引领两所学校机电专业的发展,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指明方向。
五、技能交流切蹉,大赛成绩斐然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设计,现已逐步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以及技能大赛覆盖所有学校、覆盖所有专业、覆盖所有教师、覆盖所有学生的良好局面。通过技能大赛,进一步改善了实习实训条件,实现教学环境与职业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专业调整、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增强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活力,推进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按照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同时,促进了职业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推动提高专业教师实践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做到既能言传又能身教,以自身高超技艺水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工作室把技能大赛交流切磋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定期组织成员进行大赛选手选拔方案交流,指导技能大赛经验分享,技能大赛与教学成果转换研讨,对大赛赛题一起分析,带领学生进行模拟比赛等活动,工作室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近两年来工作室多名成员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机电类技能比赛,取得 8 项一等奖、2 项二等奖,结出了丰硕果实。工作室成员在大赛历练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六、研修培训融合,提升业务素质
工作室十分重视成员的研修培训学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研修培训活动,如聆听专家报告、名师课堂观摩、名校实地考察、信息化培训等。成员们见证了各地名师专家的风采,触摸了教学驿动的脉博,聆听了名师成长的声音,感受了知名专家的智慧,开阔了学术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丰富了文化底蕴,提升了综合素质。工作室成立以来,共组织了 7 次外出研修培训学习,如教育名家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全国脑科学与教育论坛、基于网络的教师实践社区学术交流观摩活动、工作室主持人上海高级研修班等,收获丰硕。成员们被工作室这个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大集体温暖浓厚的氛围所感染,自然生成了强大的内驱力,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坚定了个人发展方向,促使自己尽快成长。成员们还根据自己的发展愿景参加其他个性化培训,如青岛市双师型培训、五年贯通师资培训、青岛市教育名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手机拍摄视频短片制作培训、平面设计及电脑手绘实用技巧培训、教师健康心理关爱行动培训、青岛市骨干教师微课培训、教师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专业领军能力研修、工业机器人教师中级及高级培训、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培训等,丰满自己的羽翼。
七、潜心教学研究,成果初露头角
工作室鼓励成员潜心教学研究,聘请专家做课题研究讲座,参加教育局组织的科研骨干培训、山东省及青岛市科研课题开题报告及中期报告专家论证会等,给成员们搭建了教科研学习的平台,激发教科研欲望,增强教科研信心,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成员科研水平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工作室引导将教育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合而为一,将教学中的问题梳理后通过课题研究寻求解决方法和策略,并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并积极推广,做到科研为教研所用,避免功利性,克服教研科研“两张皮”的现象。工作室成员主持青岛市教育学会教育研究项目 3 项,主持山东省教育学会科技教育专项课题 2 项,科研之风悄然形成。工作室引导成员平时勤于总结反思,跟随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工作室成员在《电气自动化》《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发表论文 2 篇。结合中职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工作室成员正在研发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6 门核心课程新型立体化教材,将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资源嵌入纸质教材,使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着手整理完善成员前期撰写的读书心得、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积极商讨、推进工作室成果出版。
三年周期已过了一半,一路上有风有雨有鲜花,有辛苦有彷徨有困惑有欢乐。在成长的路上,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静心来梳理工作的得失,思考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工作室成员将团结奋进,排除一切困难,追随心中的梦想,勇往直前!
【主要成果概述】
一、论文发表
1.王传艳的《基于物联网的船员生理信息管理系统》在 2018年 7月《电气自动化》发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机电专业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在2019年3月《科教导刊》发表。
2.邱兆玲的《基于 Matlab/Simulink的电液比例阀动态性能分析与仿真》在 2018年 12月《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发表。
二、课题研究
1.王传艳主持、工作室成员参与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科研课题、国家级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题“《电工技术及应用》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子课题(三期)”,2017年 8月结题。主持青岛市教育学会教育研究雁阵项目“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融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2018年 10月立项。
2.成员李田华“微课在中职单片机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邱兆玲“数字化资源在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两个青岛市教育学会教育研究雁阵项目,2018年 10月立项。孙磊“中职技能竞赛与提升教学质量策略研究”、万吉滨“利用学校资源对中职电气类学生进行创客教育的实践研究”等两个山东省教育学会科技教育专项课题,2018年 12月立项。
三、精品课程开发
王传艳主持、工作室成员参与研发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课程,2017年 9月被青岛市教育局评为青岛市中小学校本精品课程。
【团队骨干名录】
万吉滨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青岛市名师。2017年辅导学生郭旭昊、孙安凯获青岛市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一等奖,被评为青岛市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邱兆玲 青岛市黄岛区职业教育中心机电部机械教研室组长,讲师。2017年获山东省“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青岛市信息化比赛一等奖、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黄岛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18年获全国“创新杯”机械类专业教学设计说课比赛二等奖。
孙 磊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助理讲师,黄岛区职教工匠。2017年辅导学生陈子萌、陈峰林获全国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一等奖,辅导学生王俊杰、杨家鹏获青岛市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二等奖,2018年辅导学生王俊杰、张本杰获全国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大赛一等奖,辅导学生韩庆旭、丁熹来、杨林获全国机械行业“华航唯实杯”智能工厂工业网络技术集成与维护技能大赛二等奖,辅导学生韩庆旭、丁熹来、杨林、毕永刚获青岛市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大赛二等奖。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胡 艺 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机电组教研组长,助理讲师。2017年获青岛市优质课比赛二等奖、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2018年在“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获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
刘 洋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助理讲师。2017年辅导学生韩飞龙、李明翔、王策获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华中数控杯”机器人装调与智能加工单元应用技术大赛一等奖,2018年辅导学生兰文上、贺吉腾获青岛市中职学校机器人装调与维修技能大赛一等奖。被评为全国、青岛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李田华 青岛电子学校电工电子教研室主任,讲师,青岛市教学能手。《基于 YL-236试验台的产品检测包装实验仿真系统设计》等多篇论文在《才智》等期刊发表。
王光升 青岛市即墨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讲师。被评为青岛市即墨区优秀班主任、青岛市农村支教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