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认证
地区广东省
学科数学
学段小学教育
测评得分:暂无
(最新评测时间:暂无)
联系方式
网址:http://www.msgzsw.com
固话:010-56199959
邮箱:presscip@sina.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超前路35号
  • 工作室简介

    刘贤虎名师工作室于2016年5月由东莞市教育局授牌成立,2019年1月经东莞市教育局考核连任,2021年5月经广东省教育厅审定授牌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工作室以“并非塑造‘谁’,而是点燃‘我’”为理念,以“善听者,兼容于理;研磨者,内修于行;悦读者,品悟于情;乐写者,物化于思”为发展思路,把工作室主持人提出的“儿童立场 深趣数学”教学理念作为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核心思想,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及名师自我提升搭建平台,着力锻造一支有成效、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第一批市级线下成员、学员(来自东莞市各镇区)25人,2018年届满。第二批实际线下成员18人,2021年届满。第三批拟定省级线下学员12人(来自东莞、韶关、揭阳市),线上学员100人。

     

    文化引领,激活发展机制  工作室确定了“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发展理念,以“共同研讨、彼此交流、携手合作、相互成就”为工作目标,制订了三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科学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每月工作室的研修活动及个人学习研修内容。同时,成员、学员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等,变被动发展为自主发展、群体发展,推动研修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悦”读积淀,提升学科素养  工作室坚持专业阅读与拓展阅读相结合,专业阅读提升专业素养,拓展阅读拓宽视野,积淀修为。工作室不仅选择阅读经典教育原著、优秀核心期刊,还有意识地选择非专业书,虽然看起来与数学学科没有直接关联,但能有效提高人文素养,增强数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工作室倡导个人阅读与团队共读相结合,个人阅读重在独立思考,团队交流重在分享集体智慧。“悦”读有效促进工作室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立足课堂,促进专业成长  工作室以教学研究、学术沙龙、线上线下交流为平台,深入开展广东省教育规划课题“小学‘深趣数学’教学研究”、东莞市立项课题“小学数学问题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项目研究,让全体教师感受深趣数学的魅力、掌握问题教学的策略。实施“课例一课型一课理”的研究方式,不断夯实工作室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016年4月、2017年5月,工作室连续两年面向全市进行毕业总复习教学展示,每次4节课例、1个专题报告,反响热烈;2019年4月承担东莞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培训任务,2020年11月进行广东省强师课题结题活动,分别展示2节问题教学课例、1个专题报告,受到广东省教研院专家的高度认可。2020年4月,组织学校数学教师开展“问题+”能力大赛解读赛吸引1.4万人在线观看。


    示范引领,辐射推广展示  工作室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外展示推广,还与其他工作室开展联动教研,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受邀到福建晋江、云南昭通、广州、韶关、茂名、东莞等地上课、讲座30多次。2017年受邀参加“技术点亮教育”小学数学研讨会,做主题演讲——《让数学考试评价融入互联网思维》,发言稿发表于《教育实践与研究》,成为封面推荐文章,被《小学教学》2018年第2期转载。

    指导学员毛媛老师执教《租船问题》荣获广东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陈俏婷、刘永鑫、丁宁获东莞市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刘庆兵获东莞市二等奖。指导工作室学员磨课30多节,其中13节课的教学实录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指导学员发表文章56篇,其中学员以问题教学、复习教学专题分别在《中国教师》《新课程研究》等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4篇。学员发展取得良好成效,袁泽仲、卢俊分别成长为万江镇、黄江镇数学教研员,8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何晓瑜成长为东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刘永鑫、刘丽琴、吴丹丹、叶丽谦、叶永龙等8人成长为东莞市小学数学教学能手。

    带领工作室团队参与广东省教育科学院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学参考》编写,完成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编写任务。吸引了十余所学校来校跟岗学习,数学课组被评为东莞市先进教研组、东莞市小学学科“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学校入选首批东莞市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校,成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的基地校。


关于我们 订阅办法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