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手工制作

来源:日期:2024/1/23 15:55:12
分享到:

当鲜花绽放于阳光之下,是绿叶最快乐的日子。当果实成熟金秋时节,是园丁最欣慰的时刻当看到孩子的进步与成长,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幼教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真正的教育不是立竿见影,是一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细数从事幼教的这段日子,有来自孩子们带给我的甜蜜有领导带给我的引领有同事带给我的关怀,这些日子都让我对生活,对工作充满希望。

工作的时间里我常常想,方正是鱼米之乡,德礼之地,方正剪纸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正还有天然莲花湖,如何利用这些本土资源给孩子们开展一些手工制作呢?手工制作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长的情感。

说做就做吧首先,积累当地的自然材料,如玉米叶黄豆叶黄豆稻草玉米粒等一些物质资源。其次,我确定了手工制作的主题,如:1.用自然材料制作的一些季节性或者主题性装饰品,促使幼儿对周围环境感兴趣。2.利用农村资源,制作小农具,让孩子们了解农耕文化。3.利用方正农产品,进行手工食材制作,增加对食材的认知4.以方正的传统节日,习俗为题材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最后就是如何实施。

接下来我来谈谈如何在教学上实施。

用自然材料制作一些季节性主题性装饰作品

本节课以中班孩子为例。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孩子们大都会选择给妈妈送鲜花来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根据这个主题,我利用纸壳黄豆红豆等材料设计了一束五谷杂粮花束,用纸壳裁剪成花朵的形状,每个花瓣都粘了一种豆子,拼成了一朵小花孩子们用小手拾起豆子,一颗一颗的粘在花朵形状的纸壳上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孩子们的手眼协调以及手部的精细动作发育,在用心制作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耐心以及对妈妈的爱。在幼儿制作五谷杂粮花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幼儿的状态,运用适合的教育策略在本节课上,我运用了等待,允许,试试,再来一次的教育策略。幼儿动手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有的孩子则弱一些,这时,我们教师要等待,允许孩子做的慢,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允许孩子试一试,在制作失败的的允许孩子再来一次。

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快乐。

利用农村资源,制作小农具,让孩子们了解农耕文化

方正盛产大米,那么稻田地就是一处靓丽的风景,我利用稻田里的稻草开展了一节制作稻草人的课堂,提升幼儿对农耕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本节课是中班年龄段,课前我准备了一次性筷子,稻草若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对孩子们进行谈话后,我们就开始了对稻草人的制作,先用胶带将一次性筷子固定住,再将稻草一点一点的粘上去,最后再给稻草人做一双眼睛和一个嘴巴,再搭配帽子。看似简单的手工制作,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些许难度,有的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捆画等技能,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理解了稻草人是为守护农田而存在的防止鸟雀糟蹋庄稼的道理。不同年龄段应根本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目标。本次教学活动我运用了倾听,尊重,发展的教育策略,本次活动,幼儿呈现出了发展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能独立完成,有的孩子则需要老师协助来完成,作为老师,我们要蹲下来倾听发幼儿的心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设置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阶梯难度,帮助幼儿全方面发展发育。

利用方正农产品,进行手工食材制作

方正有很多农产品,对于这个主题,我选择了黄豆为食材,为孩子们准备了一节烘焙课。这节课我准备了电磁炉,黄豆,食盐和糖,食用色拉油。平时常见的黄豆可以做什么好吃的呢?孩子们有的说可以做豆腐,可以做豆浆,但是炒黄豆是什么味道的呢?孩子们都表示没吃过,非常好奇。我准备带孩子们一探究竟。带着孩子们来到烘培室,给孩子们穿上小围裙,孩子们都坐好后,教师介绍了一些所需材料,教师开始进行炒黄豆,每个步骤都给幼儿介绍一遍后,黄豆炒制金黄后出锅撒盐,孩子们都表示,哇,真的太香了,都迫不及待的想尝尝,但是刚出锅的黄豆能立即吃吗?孩子们都摇摇头,因为很烫。这节课也普及了生活里常识,远离烫烫的食物。《纲要》中提出:“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本次活动既普及了一些生活常识,也增加了幼儿对食物的认知。

以传统节日,习俗为题材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例如国庆元旦春节等,春节期间幼儿都在休假,因此,选择了解元旦习俗开展手工制作,那么元旦有哪些习俗呢?

扫尘--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舞龙舞狮--在元旦期间,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舞狮舞龙的表演,寓意驱邪避祟、迎接新的一年。

贴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只列举了几种习俗,我选取了贴窗花这一习俗开展手工制作,这个课程活动适合大班幼儿。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已具备一定的手工的技能和审美经验,逐渐地对一些民间艺术很感兴趣。窗花是剪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我想结合孩子们喜欢的剪纸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剪窗花,让幼儿剪剪玩玩,鼓励幼儿在不断寻找乐趣的过程中动脑、动手,通过折叠剪、岩轮廓剪和目测剪的方法剪出窗花,从中获得成功的愉快体验。本次活动为孩子们准备了剪刀,手工纸,课前我讲了一些剪纸的一些注意事项,剪纸培养幼儿了的剪纸兴趣,锻炼幼儿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上完课孩子们都说剪纸真是太神奇了。我也沉思,我将更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更好的课程带给幼儿。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方正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第九届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耳朵和额头的设计借助的是方正剪纸的视觉语言。这一课程实施让幼儿了解剪纸文化,促进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那么如何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手工制作,我认为还可以有

1. 户外创作: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环境,带领幼儿进行户外创作,比如在沙地上做沙画、采摘彩色的石子制作画等。

2. 垃圾再利用手工制作:提倡环保理念,利用废弃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制作垃圾分类桶、废旧纸盘制作成面具等,引导幼儿关注环境保护。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巧妙组织这些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在动手中体验、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们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教案再进行实施。刚开始进行手工创作的时候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幼儿会出现诸多困难,需要教师去协助幼儿,提升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每个人都是一轮明月,有着自己的阴晴圆缺,更何况是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做有温度的引路人。做有温度的引路人,就是带着爱心走向幼儿,带着童心融入幼儿,带着感恩之心感化幼儿,带着-颗火热心激发幼儿,带着一颗仁慈心尊重幼儿,将闪耀着人性之光的真善美种子播撒在幼儿心间。

大自然赋予了儿童取之不尽的天然材料。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可以成为激发儿童创作灵感的有用之材。(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的序言中,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主要发起人梁从诫呼吁让孩子们,特别是城里的孩子们回到自然中去,重新亲近大地,带领他们在自然中做游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及自然本身原来应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不仅是为了环境教育,也是对稚嫩心灵的抚爱和陶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自然资源对于幼儿来说更是宝贵。刘晓东教授认为,儿童作为自然之子,保存着与鸟儿对话的天赋,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的能力,儿童是大自然娇宠的孩子,儿童与大自然可以水乳交融。儿童与生俱来拥有一种亲自然性、亲生命性。充分利用贴近幼儿生活的自然资源创设环境、生成游戏,实施课程,使之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保障,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与材料积极互动,支持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自主探素、建构经验并获得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开发利用本土资源,有助于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社会情感,在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同时,激发他们认识家乡的兴趣,增加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