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新闻

深圳市光明区打造名师队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付宁堂 大众网日期:2019/10/28 13:24:44
分享到:

9月7日上午,光明新区举行庆祝第34个教师节大会,为38位满30年教龄教师颁发纪念金章。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宏彬指出:“光明发展的基础是人才,希望在教育,关键在教师。要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让尊师重教在光明大地蔚然成风,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加快建设‘四城两区’作出新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深圳市按“教育成就民生幸福、教育决定深圳未来”的理念,坚持做“有使命感的领跑者”,全力打造教育的“深圳质量”。基于历史原因,光明地处原特区外地区,欠账居多,教育起点不高,但在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之下,光明文体教育局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一以贯之地抓改革、提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打造名师队伍,全力推动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光明教育事业取得了“成绩越来越好、学位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学校越来越优”四大新业绩。其中,公办高中高考本科上线率77.6%,创历史新高;马山头学校、光明二中等5个新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890个;白花学校、凤凰学校等项目动工建设,规划学位4500个,学位供给继续扩大。

●前瞻规划光明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众所周知,基于历史原因,光明地处原特区外区域,教育起点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相对传统。在党工委、管委会正确领导下,文体教育局围绕跨越式发展目标,高起点、前瞻性规划教育发展,高标准、多层次办学,以改革形成教育特色;不断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大力推动学校建设,增加学位供给,全区基础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体育特色教育、艺术教育、创客教育全面开花。

夯实基础,取得突破。2014年9月,从华东师范大学引入“新基础教育”试验。仅3年时间,5所试点学校共研讨课例1000余节,参与课例听课和研讨的达2.4万人次。试点学校教师积极申报各级课题33个,教学论文获奖252人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比赛奖项17人次,形成了教育区域改革的“光明经验”、“光明范式”。中考高考实现“低进高出”,去年全区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较上一年增长6.3%,今年两所公办高中本科上线1263人,占比76.6%,比去年净增17.8%,再创历史新高。此外,光明高级中学高三(7)班学生李易东夺得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

今年秋季开学,光明第二中学、马山头学校、公明第一小学、楼村小学、光明高级中学初中部等改扩建项目正式投用,新增公办学位4890个。到2020年,光明每年还将新增两三所学校(包括改扩建),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58万个,全面补齐教育学位缺口。

在体艺教育方面,光明更是异军崛起,成绩令人瞩目。全区获得国家、省、市、区级体育特色学校称号共56个。定向越野成为光明体育教育的一张名片,连续第8次受国家委托作为唯一代表出征亚洲及世界中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并连获佳绩。公明中学挂牌“中小学创意布艺特色教学与创作实践基地”,成为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广东省授予的首个美术特色课程基地。仅2017-2018学年度,全区中小学生累计1000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优秀表彰或一等奖竞赛奖励,较上一年增加12%。光明中学初三年级梁诗雨、光明新区高级中学高二年级潘涛同学,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高级中学高三(7)班李易东同学,荣获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光明实验学校田径队取得光明在市赛历史性突破,相继斩获深圳市中小学生田径赛初中组男团冠军、女团第四名,打破深圳男子6×800米接力纪录,李奕团、黄旭轩、钟浩鑫3名同学分获100米、400米、铅球冠军。田寮小学女子篮球队在深圳市中小学生篮球赛中一举夺魁,创造光明新区在中小学篮球项目上的新纪录;培英文武实验学校夺得2017年深圳市武术公开赛团体第一名,彰显武术教育特色。公明中学Change英语戏剧社作为中国童话节新闻发布会现场惟一受邀演出团体,献上了2017年中国童话节校园中英文短剧大赛金奖作品《警察与赞美诗》,受到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节目专门报道。爱华小学袁雯姿、张思懿等6名同学夺得第14届中国青少年创造力大赛暨世界三大国际发明展中国区选拔赛全国总决赛3金3银,被授予“中国创造力大赛小发明家”称号。2018年5月,光明新区成功举办中小学素质教育交流展演活动,集中展示了建区11年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

●精准发力

打造名师队伍推动高质量发展

教师才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核心所在。光明在大力推动学校建设的同时,始终抓紧抓实教师队伍建设,把好教师“入门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区创建“三名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培育名师。为此,光明相继出台《光明新区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光明新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方案》、《光明新区中小学班主任梯队建设工作方案》、《光明新区基础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认定及人才扶持办法》等文件,广泛开展教师技能大比拼,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教育工作氛围,打造教育系统人才高地。

去年,光明文体教育局根据实际,印发《光明新区“名师工程”实施办法(2017-2020年)》,旨在培养造就一支素质精良的中小学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科带头人、名班主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队伍,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和谐、均衡、可持续发展。

为加强教育人才梯队建设,今年4月,光明制定“卓越百人培养计划”实施细则。计划从2018年起,面向全区教育系统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遴选培养百名中青年(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年龄35岁左右)优秀人才,每两年遴选一批。今年6月,首批102位“卓越人才”名单公布。这百位优秀人才将在两年内,通过主体课程(包括集中面授、学术交流、观摩国内知名学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等)、课题研究(包括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进行课题研究,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等)、体验研修、读书论道、网络研修、交流合作等形式培养,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教育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引领辐射力。文体教育局给予每人4万元的学习培训经费。

截至目前,光明累计引进教师2300余人;其中首次从全国成功引进了高水平教育管理队伍--刘祥、张凡、郭其贵、苏小军教育管理团队;2017年从深圳市科学高中引进特级教师、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宋绍鹏担任光明高级中学校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经过多年建设,全区临聘教师比例从2007年的53.2%下降到2017年的1%;公办学校研究生学历教师从2007年的86人增加到2017年的254人,高级职称教师从2007年的92人增加到2017年的223人。光明还培养出了本区两位广东省特级教师、首位全国百佳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研工作者、2位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和1位后备级人才等。迄今,光明共有特级教师10名,其中,本土培养的广东省特级教师有薛森强、刘小华二人。正高级职称教师3人(薛森强、刘会金、朱建山)。2018年,新增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名(朱建山、刘小华)、新增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2名(谢德华、王婷)。评出第二批区级名师150人,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连续四年组织“年度教师”评选,共有24名教师脱颖而出。未来3-5年,光明将全力打造光明教育品牌,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打造高质量高水平并在区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为光明“四城两区”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

撰文:邱杰刘艳春大田摄影: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