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政策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来源:日期:2021/5/13 15:49:36
分享到:

 

 

  为加强上海市普教系统校长、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上海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制定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施原则:总量控制,比例协调,条块结合,分层培养

  总量控制。各区县送审的名校长名师数以校长和教师实际数按统一比例确定。在个人自荐、专家举荐、组织推荐等方式申请,由区县教育局广泛听取意见,在专家评议基础上,区县教育局以排序方式推荐上报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

  比例协调。审核各学段、学科人员的比例和“成熟型”与“好苗子”人员的比例结构协调合理,市教委进行微调和原则审定,尊重区县教育局的意见(选拔程序见附件1)。

  条块结合。纵向实行市区培养责任制,市级层面由2个培训组(教师和校长)和7个项目组(名校长培养基地、名师培养基地、专设课题资助与文库出版资助、国内外教育论坛与研讨、学科教学展示与交流、党校轮训和基层锻炼)共同承担培训,并实行培训工作责任责任制,19个区县教育局等承担具体操作责任,并由两个对口区组合成一个中心组作为中介机构承担上传下达的组织管理责任,构成条线,形成上下联动,责任到位;横向实行项目负责制,设立顾问组建言献策,专家组指导策划,项目组搭建平台,培训组组织管理,并由区县中心组协助操作,创设平台,形成左右互动,落实到位。

  分层培养。分两大类培养:一类是成熟型的培养,主要是指导总结经验,提炼上升到理论,搭建平台,展示成果,赴国外做高级访问学者,取长补短等;另一类是好苗子的培养,着眼系统地全面地提高,主要有学历学位进修,有国内外学习考察,有课题研究和实践培养等。对两大类人员在设立培养措施时,方案会更细化些,针对性会更强些,收效会更大些。

  二、实施策略:健全机构,总体规划,任务分解,激活资源

  健全机构:组建“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实施工作(名单见附件2);下设“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简称“培养工程办公室”)(见附件3),办公室设在市教委人事处,负责总体规划,分解任务,挖掘有效资源,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协调组织各个部门开展各自的工作。办公室组建顾问组和专家组,并下设各项目组,(见附件4)。

  总体规划,设计总的培养方案,确定实施程序和步骤,明确培养目标。

  任务分解,市里的培养措施分解到各个相应的部门,由部门和专人负责牵头落实,各司其职(见附件5)。

  激活资源即培训的组织管理分别落实到对口的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和华师大校长培训中心;发挥师范大学对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各专业学科方面的优势,开设各种层次的学历、学位和研修班;发挥大学具有对国际教育发展和学科专业前沿知识方面的优势,开设拓展视野和提高专业知识的研修班。利用各高校最优质的资源服务于名师名校长后备人选的培养。

  项目组的组织管理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专人负责。基地培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课堂,同时也是利用名校长名师的实证来培养后备人选的课堂,领衔人在培养后备人选的同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提炼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团队其他人员既培养他人,又接受培养;后备人选不仅得到实践还得到理论的培养。利用上海最鲜活的资源服务于名校长名师的培养。

  专设课题和文库出版资助由市教研规划办和上海教育出版社负责;国内外教育论坛和研讨由市教育报刊总社负责;学科教学展示和交流由市教研室和远程教育集团负责;党校轮训由市教育党校负责。各个项目都由专业部门承担,利用了本市最有效的资源服务于名校长名师的培养。

  三、培养理念:意愿是成功的一半,竞争将贯穿于始终

  有意愿是成功的一半,即后备人选要有主动接受培养的意愿,各项目组和培训组要有自荐承担培养任务或组织管理工作的意愿,区教育局要有自觉加入到市级培养工作行列和意愿。

  竞争将贯穿于始终,后备人选在选择培养措施的同时,也成为被人选择的对象,即为双向选择。如入基地、课题资助、文库出版资助、学历学位进修、出国学习等都要达到规定的要求与条件,方可被接受,全程实行动态管理,鼓励优秀者更上一层楼;项目组和设立培训班的部门或单位按市场化运作,全部项目(含课程班)以菜单式形式向社会公布,项目的扩大与缩小取决于自己项目的效益所获和后备人选成果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区级选拔的人选底线数是均等的,但层层推进的过程中是否进入重点培养范围的比例取决于各区选拔人员的质量优劣,因此,区县教育局不仅要完成已列入市级培养的后备人选的培养工作,更要做好次年选拔人员的基础性培养工作。

  作为市级培养的后备人选,凭借自己的展示成果和社会的认同度方可进入重点培养范围,名校长名师不是推选出来,而是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生长出来的,其形成的风格和特色自然而然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是由社会作出客观评价。

  四、工作目标:3-5年希望在断层中崛起若干名,5-10年在教育界形成一批

  3-5年有希望在断层中崛起若干名。现在50岁左右的优秀校长成为断层,为在这个年龄段成熟型的校长提供快速通道,因人而宜,度身定制,引导他们健康发展,成为在全市和全国有知名度的名校长和名师。

  5-10年要在教育界形成一批。从2005年开始发掘一批好苗子,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成为知名人物,成为领军人物,成为名家,且形成团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二○○五年六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