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儿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西湖区成立学前教育项目制首席教师工作室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 记者 梁建伟 通讯员 万娟娟
流光辗转,岁月又逢春。近日,西湖区学前教育项目制首席工作室暨学科联动机制研讨会在西湖区诚园幼儿园进行。西湖区学前教育项目制首席教师工作室导师及成员们参加了本次活动。出席会议的有西湖区教育局教研员郑树叶委员、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刘力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朱晓斌教授、浙江省教研室学前教育虞莉莉教研员、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汪劲秋特级教师、还有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傅蓉萍主任、黄洁副主任,特级教师葛玉芳。会议由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教研员沈颖洁老师主持。
上午9时整,西湖区学前教育项目制首席工作室启动仪式正式开启,区教育局郑树叶委员代表区教育局高度肯定了首席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宣读了项目制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成员名单。接着由象山幼儿园蒋伟峰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明了作为学员扎根于西湖幼教,共成长共繁荣的决心。项目制首席教师代表小和山学前教育集团张艳贞园长谈到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即深深感谢之情及沉沉责任之感,期待互助共赢,促进抱团发展。浙江大学刘力教授作为导师代表给予了我们今后努力方向—向导师学习,向儿童学习,尝试通过实践反思、立足鲜活经验,注重自身内在发展。我们要成为有思考有探索的教师。最后,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傅主任在感谢联动机制、感谢导师和首席教师的基础上,谈到了创新机制、学科联动、资源整合、有效规划的重要性,“当下有为 未来可期”是我们所追求的。
结束完项目制首席工作室启动仪式后,4位导师构建的导师团和11位项目制首席教师又开启了一场幼教学术的深度之旅——学科联动机制研讨会。区教研员沈颖洁特级老师分别介绍了11位首席教师的研究重点,从幼教课程改革、领域深度学习、儿童发展评价三方面进行了归类。市教研员汪劲秋老师给予了非常及时性的意见:我们要从儿童学习的特点出发,结合幼儿园学习的特质,通过框架搭建、内容体系去思考,学和教为重点,领域只是载体。如何做出西湖幼教的研究特色,打响西湖品牌教育是我们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刘力教授提出了“概念设计”的新思路,谈到了“发现儿童”该有的两种视角,并引导大家对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关注与思考。朱晓斌教授也提到了课程与发现的关系!接着,汪劲秋、虞莉莉、朱晓斌三位导师分别带着各自首席教师进行了小组现场讨论,气氛积极火热。而后,三位导师带领的小组分别汇报了各自讨论的成果。
研讨会最后,沈老师进行了总结汇报:看到儿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对儿童提出合理的发展期望;发现儿童的发展进程,去进一步深化“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有创见的表达者”的内涵;幼儿园“发现性课程”理念的构想,区域性的探索实践更多依托各工作室的联动研究,从内容、策略、评价等角度,深化实践。
本次活动对于西湖幼教的发展有着“起承转合”的作用,我们一起“攻坚克难”,我们一起“联动发力”,我们期待:通过发现儿童视野下的“微调整”,构筑西湖幼教的“新高地”,让西湖幼教继续在幼教领域内“高位前行”!
整理报道:曹富霞
文章发布排名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1740分3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4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
- 1668分5江西省中小学名师网络研修欧阳正平工作室
- 1666分6瞿红安语文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