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汇聚匠心 “青蓝”相承

来源:日期:2024/12/25 7:32:16
分享到:

72ceb1b1bcbde73398e26f2334cccf17.png

在教育的广阔舞台上,一场名为“师徒结对·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的精彩盛宴在方正县高楞第一小学校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艺的交流盛会,更是一场匠心与思维碰撞、传承与创新交融的精神对话。

                                              骨干引领  追光而行

e9debff44aea83ea703de1576d178e14.png

“新枝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本学期初,我校举行了骨干教师结对帮扶仪式。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指导教师从课前备课到课堂管理,从教学方法到课后反思等多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悉心指导,使教师们提升了教学技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e9e410564571ab3db6f3c2a84a702b6b.png

86ccaad3b389a229a7961ce9bb61966c.png

王亦男老师的数学课堂上,始终秉持着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她的这节《植树问题》一课,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通过结论猜想、公式推导等,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内在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70b398a8ada4e63050de2adb77ea6d92.png

赵越老师带领着学生们经历了猜一猜、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等猜想、观察、操作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们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时间,还渗透了初步的模型思想,使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e928fc3e4469c489a768c9c3e86f27fe.png

46fce78f7e07fffc45182bb2d356b022.png

图片
图片

在郭新月老师执教的《可能性》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并耐心倾听每个学生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


27b76b56a9fc92b774e8015308fd4294.png

体育课的安全教育是学校体育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于念椿老师的《安全运动促健康》一课将运动安全教育游戏化,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运动中体验成功,并培养了学生终身的体育安全意识。

b60d5368af2b17ae9ee84771d8c57ca5.png

杨丽老师执教的《扁鹊治病》一课,通过“辩名医”填写《病历表》和小组合作共讲一个故事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复述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并懂得防微杜渐、善于听取意见的道理‌。

2d6cb915514d026561cbb2868a19ba20.png

王鑫老师在教学中,重视语言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金色的草地》一课生动的展现了草地的色彩变化与童趣探索,通过互动讨论激发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与生活的乐趣。

2b5fb5d50a9293daa3dcb3082d7fa36b.png

于海妹老师的《风娃娃》一课从思维导图入手,让学生们发现故事结构,并试着创编故事。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cc9a50b8d995b7dc457c97bea292a2de.png

粉笔字展示环节更是别具一格。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粉笔字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魅力,更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青年教师们在规定时间内,尽情挥洒三寸粉笔,有的提按分明、遒劲有力;有的行云流水、疏朗大方;有的结构严谨、形神兼备……一横一竖,一捺一撇,笔笔显功力,字字显神韵。

2314dc9db4656e30d74aeb4e7568ffa9.png

“学而知不足,思而知后进。”每节课堂展示结束,指导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从课堂呈现、教学环节设置,学科素养的落实等不同角度分别对七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准点评,让青年教师在反思课堂的同时也有了许多新的收获和体验。

d6d03828c3ee5b0d5cfc37410861df54.png

校领导对本次课堂展示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师徒结对帮扶这种模式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鼓励全体教师以获奖教师为榜样,将教学智慧汇聚起来,让课堂焕发出更加耀眼的风采。

edd82175f91fc07a0a437ee1c4091c6b.png

cbbb178d2876f9e02186b21596a3f0d4.png

水本平淡,激荡方起涟漪;石本质朴,碰撞乃升灵光。勤奋学习,才能积蓄教育能量。高楞第一小学校将持续“师徒结对”的培养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共赴一场“教”以致远、“研”路花开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