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基于扎染与本土资源融合的幼儿园 课程开发与实践》
一、指导思想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引,立足黑龙江省方正县本土文化资源,依托传统扎染技艺,探索本土资源与幼儿园课程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培养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与创造力,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推动园所特色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课程建设:开发以“扎染+本土资源”为核心的园本课程体系,形成小、中、大班梯度化主题活动方案。
2.教师成长:提升工作室成员扎染技艺水平及本土资源挖掘能力,培养3-5名扎染教学骨干教师。
3.资源整合:建立“方正县本土资源库”(自然、文化、民俗),重点挖掘稻作文化、朝鲜族民俗、森林资源等特色内容。
4.成果辐射:通过成果展示、县域教研推广,形成可复制的本土化课程模式。
三、具体措施与安排
第一阶段:调研与学习(2024年9月—11月)
1.本土资源调研
组织教师走访方正县稻稻田、方正湖、朝鲜族民俗村等地,采集本土文化素材(如稻秆、植物染料、民俗纹样)。
邀请县文化馆专家开展“方正县非遗与民俗”专题讲座。
2.扎染技艺培训
开展“传统扎染技法”工作坊,掌握捆扎、夹染、蜡染等基础工艺。
探索本土材料创新应用(如用稻米浆替代防染剂、松针/蓝莓等植物染料提取)。
第二阶段:课程开发(2024年12月—2025年2月)
1.主题设计
围绕四季与方正特色,设计四大主题:
秋·丰收之染(稻谷纹样扎染、稻草编织与染色结合)。
冬·冰雪之韵(冰染技法实验,结合方正冰雪节文化)。
春·山林之色(采集森林植物染料,制作自然色卡)。
夏·民俗之美(朝鲜族传统服饰纹样扎染、民俗故事创作)。
2.课程资源包开发
编写《扎染与本土文化融合活动案例集》,配套视频微课、材料清单。
第三阶段:实践与优化(2025年3月—5月)
1.教学实践
在工作室成员园所开展扎染主题公开课,重点观察幼儿在“设计—制作—表达”中的深度学习。
组织“扎染文化节”活动,联合家长参与“亲子扎染工作坊”,展示幼儿扎染作品与本土故事创作。
2.反思改进
每月召开一次课程研讨,针对问题调整活动设计(如小班侧重感官体验、大班融入STEM探究)。
第四阶段:总结与推广(2025年6月)
1.成果梳理
整理课程案例、幼儿作品集、教师论文集,形成《扎染·方正·童年》成果手册。
2.县域辐射
举办“本土资源课程化”县域教研交流会,开放扎染工坊观摩课。
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推广课程经验,扩大影响力。
四、预期成果
1. 形成具有方正地域特色的扎染课程体系,开发10个精品活动案例。
2. 建成“方正本土资源库”(包含实物素材、电子档案、文化故事集)。
3. 幼儿扎染作品参与方正县“莲花节”“冰雪节”等文化活动展览。
4. 培养一支擅长本土资源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发表相关论文2-3篇。
五、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成立专项小组,由刘宇航园长统筹,分工负责资源采集、课程设计、宣传推广。
2.资源保障:与方正县文化馆、朝鲜族民俗协会建立合作,争取材料与技术支持。
3.经费保障:申请县级教研专项经费,用于材料采购、专家聘请、成果出版。
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
2024年8月
文章发布排名
- 206篇1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 96篇2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 70篇3成都市汪在文名校长工作室
- 65篇4辜晴名师工作室
- 51篇5宋金平名师工作室
- 50篇6湖南省陈全宝名校长工作室
- 43篇7幸福职教工作坊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2119分3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
- 2012分4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1740分5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6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