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核心素养沃土 擘画和美课程新篇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高沙小学召开“核心素养导向下‘和美课程’建设”课题论证会
4月27日,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县(市区)教研基地(中山小榄)项目《核心素养导向下区域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行动研究》的开展,中山市小榄镇高沙小学举办“核心素养导向下‘和美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课题论证会,特邀小榄镇教育与体育事务指导中心张宏齐副主任担任主讲专家,以“理论讲授+互动研讨+实战演练”模式助力课程建设,活动由廖影红校长主持,全体骨干教师参与。
廖影红校长在开场致辞中对张宏齐副主任的莅临指导表示欢迎,强调论证会对深化课程改革、打造“和美教育”品牌的关键作用,指出基础教育向“素养本位”转型背景下,学校需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破解课程结构松散、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构建贴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张宏齐副主任以“苏格拉底式对话”引导教师剖析课题研究逻辑,提出选题依据需从宏观、中观、微观三重维度构建说服力,结合区域教育特色与学校“和美教育”办学理念,分析学科课程实施中的现实痛点,从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框架出发,助力教师精准把握选题方向。
论证会设置“实战演练”环节,教师分四组围绕选题依据展开头脑风暴,结合学校实际撰写申报文本。各组展示后,张宏齐副主任逐一点评,肯定创新性的同时,强调选题需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具体研究问题,形成“国家意志-区域需求-校本实践”的逻辑闭环,并建议细化政策引用规范、强化数据支撑。
经过高频互动,论证会达成两项共识:构建“三位一体”选题论证模型,以政策分析为起点、校本问题诊断为锚点、实证数据为落点;建立“教研训一体化”协作机制,通过“骨干教师领衔-学科组联动-专家指导”模式,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研。廖影红校长总结指出,专家的引导让教师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实现“把课题写在课堂里”的实践导向。
此次论证会为“和美课程”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支持,通过“理论讲授-实战演练-专家反馈”的闭环设计激发了教师科研热情。未来,学校将依托课题研究优化课程结构、深化“五育融合”,致力于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课程改革样本,在核心素养育人航道上续写“和美教育”新篇章。
正如张宏齐副主任所言:“课程建设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教育者与研究者、实践者共同谱写的交响乐。”高沙小学正以这场论证会为序章,在核心素养的育人航道上,书写属于“和美教育”的新篇章。
撰稿:赵泽宇
编辑:廖仁生
一审:蓝幸兰
二审:赖国群
三审:廖影红
撰稿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高沙小学
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文章发布排名
- 224篇1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 99篇2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 70篇3成都市汪在文名校长工作室
- 65篇4辜晴名师工作室
- 51篇5宋金平名师工作室
- 50篇6湖南省陈全宝名校长工作室
- 43篇7幸福职教工作坊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2119分3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
- 2012分4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1740分5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6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