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本土资源课程》心得体会
在幼儿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如何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为孩子们打造更丰富、更具特色的学习体验,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近日,园内组织了关于幼儿园有效开展本土资源课程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对本土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中,张老师强调,本土资源是幼儿教育中一座亟待挖掘的宝藏。对于哈尔滨市方正县而言,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方正银鲫、方正大米闻名遐迩,夏季方正湖的荷花美不胜收,冬季的皑皑白雪更是独具北国风情,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以及民间故事等。这些都是我们开展本土资源课程的宝贵素材,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能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丰富的滋养。
在环境创设方面,培训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启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方正县的本土资源,打造充满地域特色的幼儿园环境。比如,在户外场地用木头搭建小木屋,模仿方正传统民居的风格,让孩子们感受家乡建筑的独特魅力;收集方正大米的秸秆,制作手工艺品,装饰在教室的墙面和各个区域,营造浓厚的乡土氛围。在自然角摆放本地常见的植物,如柳树、杨树的枝条,引导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这样的环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趣味和探索性的学习空间。
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上,我学习到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将本土资源巧妙地融入到各个领域的教学中。对于小班幼儿,可以开展以方正银鲫为主题的认知活动,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触摸真实的鲫鱼标本,让孩子们了解鲫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中班幼儿则可以进行关于方正大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大米加工厂,亲手参与简单的稻谷脱壳体验,在美工区用大米进行粘贴画创作,在语言区讲述与大米种植、收获相关的故事,从而在多个领域提升幼儿的能力;大班幼儿可以深入探究方正的民俗文化,如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孩子们学习制作方正剪纸、绘制农民画,通过角色扮演重现方正的传统庙会场景,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
此次培训还特别强调了家园合作和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家长和社区成员是本土资源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承者,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分享他们小时候玩过的方正民间游戏,如翻花绳、打弹珠等,让孩子们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组织孩子们走进社区,参观方正的历史文化遗迹,采访当地的民间艺人,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学习体验。通过家园社三方的紧密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孩子们创造更优质的本土资源课程。
回顾这次培训,我深感自己在本土资源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挖掘更多方正县的本土资源,为孩子们设计出更丰富、更有趣、更具教育价值的课程。同时,我也会积极与同事们分享交流,共同推动幼儿园本土资源课程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本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培养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文化自信,为传承和弘扬方正县的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方正县城北幼教中心
2025.5.13
文章发布排名
- 231篇1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 100篇2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 70篇3成都市汪在文名校长工作室
- 65篇4辜晴名师工作室
- 53篇5湖南省陈全宝名校长工作室
- 51篇6宋金平名师工作室
- 44篇7幸福职教工作坊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2119分3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
- 2012分4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1740分5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6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