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本土资源课程》心得体会
参加本次本土资源课程的实践与感悟培训后,我深受启发,对幼儿园课程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此次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本土资源是一座蕴含丰富教育价值的宝藏,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能让幼儿亲近家乡、了解本土文化,还能构建起富有生命力的园本课程体系。以下是我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在培训前,我对本土资源的认知较为模糊,认为其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难以与系统的教育课程联系起来。但通过培训,我意识到本县丰富的自然资源、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等都是珍贵的教育资源。例如本县的水稻种植闻名遐迩,从金灿灿的稻田、饱满的稻穗,到大米加工的过程,再到以大米为原料的美食制作,这些元素都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鲜活素材 。培训中展示的案例里,有的幼儿园带领幼儿走进稻田,观察水稻的生长过程,了解播种、施肥、收割等农事活动;还有的幼儿园组织幼儿参与制作打糕、米糕等传统美食,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家乡农耕文化的魅力。这些实践让我明白,本土资源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建立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其教育价值不可估量。
培训中关于本土资源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在课程开发方面,需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对本土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以方正剪纸这一民间艺术为例,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通过欣赏色彩鲜艳、造型简单的剪纸作品,让他们感受剪纸艺术的美;中班幼儿则可以尝试用安全剪刀进行简单的剪纸操作,如剪窗花、小动物等;大班幼儿可以深入了解剪纸的历史文化,尝试创作主题性的剪纸作品。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将本土资源课程与五大领域有机结合。在科学领域,通过观察方正县的自然生态,如蚂蚁搬家、植物生长,引导幼儿探索自然奥秘;在语言领域,利用本土的民间故事、童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社会领域,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博物馆、特色产业基地,增强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这种多领域融合的课程模式,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未来将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充满信心和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计划进一步深入挖掘方正县的本土资源,与同事们共同开发更具特色和系统性的园本课程。同时,加强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关注幼儿在课程中的成长与发展,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此次培训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让我在思想观念、专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我将把培训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为打造具有方正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城北幼教中心
2025.05.14
文章发布排名
- 241篇1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 101篇2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 70篇3成都市汪在文名校长工作室
- 65篇4辜晴名师工作室
- 53篇5湖南省陈全宝名校长工作室
- 51篇6宋金平名师工作室
- 44篇7幸福职教工作坊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2119分3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
- 2012分4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1740分5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6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