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有效开展本土资源课程》心得体会

来源:日期:2025/5/25 23:05:20
分享到: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开辟了全新的路径。经过一段时间对本土资源的探索与实践,我收获颇丰,对幼儿教育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发现本土资源:教育素材的宝藏

最初接触本土资源时,我对其可利用性持怀疑态度。但深入挖掘后,我发现本土资源蕴含着丰富多样且极具价值的教育素材。例如,本地的传统手工艺剪纸、泥塑,不仅有着精湛的技艺,还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本土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田野,是孩子们亲近自然、探索科学的天然课堂;当地的民俗活动,像庙会、节庆仪式等,更是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习俗和人际交往智慧 。这些资源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能让幼儿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鲜活且生动的素材。

二、整合本土资源:创新教育模式

将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胆创新。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围绕本土资源开发了一系列主题活动。以“家乡的美食”为主题,带领幼儿认识本地特色食物,如制作粽子、汤圆等。从食材的准备、制作过程到品尝分享,幼儿不仅了解了家乡美食的制作工艺,还在动手操作中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和合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家乡饮食文化的热爱。在环境创设方面,我们引导幼儿收集本土特色物品,如竹编篮子、陶瓷器皿等,布置在班级和幼儿园公共区域,让幼儿在充满本土文化氛围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此外,我们还邀请本地的民间艺人、老人走进幼儿园,为幼儿讲述传统故事、展示传统技艺,让幼儿与本土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幼儿成长:在本土资源浸润中收获

本土资源的运用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在认知发展上,幼儿通过对本土资源的观察、探究和体验,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感性经验。在情感培养方面,幼儿在参与与本土资源相关的活动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情感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在能力提升上,各类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了锻炼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家乡的建筑”调查活动中,幼儿需要通过采访、拍照、记录等方式收集资料,然后在班级进行汇报分享,整个过程充分锻炼了幼儿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四、教师成长:与幼儿共同进步

在挖掘和运用本土资源的过程中,教师也实现了专业成长与自我提升。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将本土资源融入教育教学,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本土文化知识,深入研究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需求,这促使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在组织活动时,我们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如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深度探究、如何处理活动中的突发情况等。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反思,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组织和应变能力。同时,与家长、社区以及本土资源相关人士的合作交流,也让我们拓宽了教育视野,学会整合多方资源为教育服务。

五、反思与展望:持续优化本土资源利用

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活动对本土资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在资源整合方面,与社区、家庭的合作还可以更加紧密,形成更强大的教育合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本土资源,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开发出更具系统性、层次性的课程体系。加强与社区、家庭的沟通协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共同为幼儿创造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同时,我们还将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本土资源的呈现形式,让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坚实的支持。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是一条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教育之路。它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快乐学习、茁壮成长,也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一定能为幼儿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培养出更多热爱家乡、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