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乡村教育之光,做孩子的“启明星”
点亮乡村教育之光,做孩子的“启明星”
在豫西大地的乡村教育领域,杨富民这个名字,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孩子前行的道路。作为三门峡市渑池县天池镇笃忠中心小学的一名首批省级乡村首席教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一、梦想起航:初入乡村教育的热血青年
时光回溯到三十多年前,年轻的杨富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踏上了乡村教育的征程。那时的他,或许还未曾想到,自己将会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出一段不平凡的教育篇章。
刚到笃忠中心小学时,学校的条件十分艰苦。教室里的桌椅破旧不堪,教学设备也极为匮乏。但这些困难并没有击退杨富民,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斗志。他坚信,只要用心去教,就能给孩子们带来改变。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杨富民常常备课到深夜。他仔细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他总是充满激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他还会通过各种小游戏、小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富民逐渐意识到,乡村教育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落后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欠缺。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乡村的孩子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二、成长之路:在困境中不断探索与突破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杨富民开始了漫长的自我学习之路。他自费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期刊,如《小学教学》(数学版)等,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学习的过程中,杨富民发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于是,他开始尝试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时,他会让学生用卡纸制作各种图形,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图形的特征。
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数学成绩也有了大幅提升。杨富民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他也逐渐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
但杨富民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改变乡村教育的现状,就需要带动更多的教师一起成长。
三、使命担当:成为乡村首席教师,引领团队前行
2019年,对于杨富民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河南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遴选一批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杨富民认真准备材料予以申报。同年9月,当他收到河南省教育厅聘书的那一刻,激动得热泪盈眶。
成为乡村首席教师后,杨富民深感责任重大。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使命。他决心以自己为圆心,以工作室为平台,汇聚更多的乡村教师,共同探索乡村教育的发展之路。
在学校的全力支持下,河南省乡村首席教师杨富民小学数学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配备了齐全的设施,购买了大量的教育专著,订阅了各类教育教学报刊。同时,众多志同道合的老师也纷纷加入到了工作室当中。
工作室成立之初,杨富民便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全县一些乡村学校调研。他们与一线教师促膝长谈,了解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经过反复斟酌,工作室确立了“服务乡村教育、开展课堂研究、提升教学技艺”的主旨。
为了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杨富民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他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鼓励成员们深度阅读教育专著,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他还会邀请专家学者来工作室开展讲座和培训,为成员们提供高屋建瓴的指导。
在教学研究方面,工作室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其中,“基于真实情境的‘量感’培养策略研究”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图示法的教学研究”等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中,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乡村教师受益,工作室还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杨富民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到各个乡村学校,为那里的教师上示范课、举办讲座。他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递给每一位乡村教师,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四、砥砺前行:在教育路上收获硕果与成长
经过几年的努力,杨富民工作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3年12月28日,工作室入选“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示范工作室培育对象”。这一荣誉的获得,既是对工作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杨富民和团队成员的激励。
工作室的成员们在杨富民的带领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成为了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所教班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和学习兴趣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除了教学和教研工作,杨富民还十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数学竞赛、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杨富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开始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中。他们以杨富民为榜样,努力为乡村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
杨富民的教育事迹,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河南省的《大河报》、《黄河时报》、大象网等媒体多次对他和工作室的工作进行报道,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五、展望未来:不忘初心,继续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
如今,杨富民依然坚守在乡村教育的一线。他每天忙碌于教学、教研和工作室的工作,但他从未感到疲惫。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乡村的孩子们,为了那一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展望未来,杨富民充满信心。他表示,工作室将继续秉承“服务乡村教育、开展课堂研究、提升教学技艺”的主旨,不断探索创新,为乡村教育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他希望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能够让乡村的孩子们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优质的教育,让他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在杨富民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乡村教师的坚守与担当,看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孩子们的深情厚谊。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乡村教育的天空,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指引着方向。相信在他的引领下,乡村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文章发布排名
- 272篇1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 103篇2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 70篇3成都市汪在文名校长工作室
- 65篇4辜晴名师工作室
- 56篇5湖南省陈全宝名校长工作室
- 51篇6宋金平名师工作室
- 47篇7李建华名校长工作室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2119分3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
- 2012分4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1740分5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6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