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备课先备学生(2)

来源:日期:2025/9/25 19:59:54
分享到:

备学生,“备”什么? “四知”

 “备学生”是一项系统性的学情分析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知”维度:

    1.知道学生的个性概况。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师生关系、居住地址、家教环境等个体自然状况详细了解,作为备课依据,以便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2.知道学生的思想状况。包括思想素质、品德意志、现有生活等。例如,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批判意识增强,喜欢质疑和辩论,渴望表达自我观点。但同时,其思维也容易陷入片面性和表面性。如何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热点联系起来?例如,讲“经济全球化”历程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上的衣物、使用的手机的品牌产地,感受全球分工。

    3.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是了解班级基本状况。包括班级特征、学生构成、智能结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及代表性意见等。二是了解个人学习状况。包括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

    4.知道学生的课前现况。做到“四知”:①已知。指通过个别访谈、自主预习等渠道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已经知道学生具备学习新知所必须知识储量、认知水平以及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已知程度(认知基础与知识前概念),把握教学起点。②想知。指了解落实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新知的合理需求,定位教学终点。③难知。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这主要指学生学习新任务时,是有“中间路障”还是已经能够“长驱直入”,从而找到知识盲区和学习难处,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准确备课要点。④怎知。指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和自我监控能力,这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寻到途径亮点。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把学生精力集中在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动机来加强学习。

    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学情,备课才找到已知点,备到点子上,备到关节处,让学生感到合口味,对路子而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