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名师工作室网

学段 总站
首页>名师工作室动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个人教学特色学情报

来源:日期:2025/10/17 22:16:08
分享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个人教学特色学情报 

 

一、教学特色核心概述

 

“生活即德育,实践育品格”为核心理念,构建“情境 - 体验 - 践行”三维教学模式,打破“课堂讲授”单一形式,将道法知识与学生真实生活、社会热点深度绑定,让德育从“书本里”走向“生活中”,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累计指导学生在我校“红领巾争章”“校园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中获奖11人次。

二、教学特色具体实践与成果

 (一)“生活化情境”教学:让德育“看得见、摸得着”

1. 素材开发:建立“校园 - 家庭 - 社会”三级素材库,收集学生课间矛盾、家庭劳动场景、社区志愿服务等真实案例6余个,将《校园里的号令》《我们的社区》等课文转化为“课间小法官”“社区寻宝”等情境剧本。

2. 课堂实施:采用“案例导入→角色模拟→讨论辨析”流程,如讲授《我是班级值日生》时,播放学生值日敷衍的真实视频,让学生分组扮演“值日生”“同学”“老师”,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案,课堂参与度从原来的75%提升至92%

3. 成果佐证:我所带班级连续3年获评校级“文明班级”。

(二)“项目式实践”活动:让德育“做中学、用中悟”

 

1. 活动设计:围绕“家国德育”“法治意识”“责任担当”三大主题,每学期设计1个跨学科实践项目,如:

- 低年级“家乡美食地图”项目:结合道法《我爱家乡》,联动美术、语文,让学生采访家长、绘制地图、撰写美食故事,理解“家乡文化”;

- 高年级“校园法治小卫士”项目:联合司法所,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闯关”,落实《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学目标。

(三)“家校社协同”育人:让德育“全方位、无死角”

 1. 机制构建:牵头成立“家校社德育共同体”,联合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养老院等3家单位,制定《小学道法家校社协同育人手册》,明确各方职责(如家长负责“家庭劳动打卡”、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岗位”。

2. 具体举措:每学期组织“亲子德育实践周”,如“重阳节敬老”活动中,学生与家长共同前往养老院表演节目、打扫卫生,后续通过道法课分享感悟,实现“家庭实践→课堂升华”的闭环。

3. 社会反馈:相关做法的家长满意度调查中“德育成效”项连续5年达98%以上。

 四、教学特色辐射与影响

 1. 校内辐射:担任学校道法学科组长,牵头开展“生活化教学”校本教研8次,指导青年教师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