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扎染技法》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听取了思雪老师的非遗扎染技法培训,这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学习之旅,让我对传统工艺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有了全新认知,收获颇丰。
培训中,扎染基础技法的讲解条理清晰,捆扎、缝绞、夹染三类核心技法的差异与应用场景被具象化呈现,从自由捆扎的随性纹理到夹染的精准几何图案,让我掌握了适配幼儿操作的核心技巧。而植物染技法的详解更让我眼前一亮,葡萄皮、山竹壳等常见食材竟能提炼出天然染料,不仅零化学刺激、生态环保,还蕴含着废物利用的环保理念,紫苏染的抑菌功效、板蓝根染的温和属性,更是完美契合了幼儿用品的安全需求,这种"源于生活、归于健康"的工艺特质,让我看到了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
吊染、冰染与漆染的展示则打开了艺术创作的新思路,染料自然渗透的渐变效果、冰融流动的随机纹理、漆料晕染的古典韵味,既展现了非遗工艺的艺术张力,也为幼儿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灵感。尤其是冰染"每件作品皆为孤品"的特性,恰好契合幼儿创作的个性化需求,让我意识到非遗工艺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优质载体。
最具启发的是幼儿园活动融入环节的设计。"扎染魔法工坊"的情境导入、分阶递进的操作流程,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认知规律;跨领域整合将数学对称、语言表达、科学观察与扎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玩中学、学中创";"花纹侦探""色彩实验室"等互动游戏,让扎染从单一手工变成了多感官体验。这些设计既降低了幼儿操作难度,又保留了非遗工艺的核心魅力,为我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方案。
此次培训不仅让我掌握了扎染的基础技法,更让我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传承的教育意义。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未来,我将把培训中学到的技法与活动设计融入日常教学,让幼儿在折、扎、染的过程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在色彩与纹理的碰撞中培养审美能力与创新精神,让非遗之美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让传统工艺在幼儿教育中焕发新的生机。
方正县城北幼教中心
2025年11月
文章发布排名
- 275篇1刘宇航名园长工作室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 108篇2广东省科技教育廖仁生名师工作室
- 70篇3成都市汪在文名校长工作室
- 65篇4辜晴名师工作室
- 56篇5湖南省陈全宝名校长工作室
- 52篇6李建华名校长工作室
- 51篇7宋金平名师工作室
工作室评测排名
- 3020分1甘肃省景耀勇名师工作室
- 2707分2周开军名师工作室
- 2119分3江宁区李彰有名师工作室
- 2012分4社旗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
- 1740分5张贵栓名师工作室
- 1717分6袁朝乐化学名师工作室
